close

【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報導】在後ECFA時期,為加速運輸與物流,行政院決定以4年時間投入1011億元,推動國際物流服務業發展,建立台灣與亞太地區產業供應鏈的串接,並建立跨境特區合作機制,以推廣MIT商品。未來也將進一步打造海運快遞專區,以及海峽快捷走廊。

根據這項計畫,未來政府將以物流雲端服務技術,將資訊流、物流、金流等跨境資訊,透過雲端來進行整合服務,建立更快捷、更便利的物流服務,並且要發展兩岸航線網絡,建立關務資訊對接機制,與東亞海空港,進行物流網絡區域分工,並向外延伸港埠投資。

經建會今天向行政院報告「國際物流服務業發展行動計畫」。計畫策略主軸將朝4個面向推展,分別是「奠定臺灣物流業之基礎實力」、「促進物流鏈結的相關合作」、「打造國際一流的軟硬體基礎建設」、「開創亞太供應鏈的物流新機」,以提升臺灣在亞太地區海空運樞紐地位。

在績效指標部份,經建會表示,希望在2012年世銀LPI有關「通關效率」、「基礎排名」、「物流服務」等3個分項排名,都能分別再推升2個名次。

行政院長吳敦義聽取報告後表示,依據2010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,我國「物流績效指標(LPI)總排名」為世界第20名,各分項中「海關效率」排名第25名,「基礎建設」第22名,「物流能力」第22名,「及時性」第30名,均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相關單位應對症下藥,加強改善。

經建會也表示,ECFA的開展可促進我國在區域及全球的運籌能量,也是我國未來黃金十年的重要政策方向;這項計畫將進一步整合跨部會資源,打造臺灣成為亞太區域物流加值的重要據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P 的頭像
    JP

    jpnow

    J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